<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的位置: 首页 > 社会民生 > 他山之石
        天津力促“全运惠民 健康中国”落地生根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17-08-21 15:06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没想到还能在家门口拿金牌!”习武35年,头一回,霍静虹随天津队夺得全运会群众比赛健身气功团体冠军。

        8月27日,第十三届全运会就要在天津开幕,先行举办的群众项目已全部完赛。如果不是“全运惠民”新举措,这位霍元甲的玄孙女、霍氏练手拳的传承人,恐怕触不到这块金牌。

        天津人爱体育。时光倒拨百余年,天津就在全国率先举办了城市运动会。1984年,新中国首个群众体育节诞生在天津,一办31届。

        目光拽回现在,“全运惠民 健康中国”成了第十三届全运会的主题词。比赛味儿淡了,全民的“全”字重了。取消金牌排行榜,增设19个群众比赛项目……七项改革接连推出,全民全运搅热全国,进入群众项目预赛的就有7万人。“过去关起门搞赛事,老百姓感觉追不上。现在呢,刷新认识、敞开大门,让全运会真正成为全民健康领跑者。”全运会组委会副秘书长李克敏说得实在。

        以人民为中心。走过58年的全运会,成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相结合、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相融合的新平台。

        “就是要通过筹办全运会,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推进健康中国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美丽天津建设,让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天津市委市政府这样理解东道主定位。

        一届全新的全运,呼唤全面深化改革,首先是场馆建设的改革。21个新建场馆,10个放在大学,会后留给学生;5个市场化运作,用足社会资源;还有6个建在团泊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这么专业的体育场馆,也为日后服务群众做好预设:全国一流的射箭馆和室内田径馆,就建在园区最外侧,方便将来对社会开放。“一句话,改革创新,从规划到使用,让全民全运全程落地。”指着眼前漂亮的场馆,天津市体育局副局长李建中如数家珍。

        “七十二沽春水阔”,西沽就是一个。老天津卫的地界儿,1958年建的西沽公园里,一座游泳池,成了泥塘子。“全运惠民工程”实施,短短一年,废弃多年的池塘变身天津首个气膜游泳馆。

        “红桥财政靠转移支付,拿出2000万建个不营利的游泳馆不易。可任凭泳池荒成泥坑,我们就对不起群众。”红桥区体育局局长穆瑞秋说。

        怎么办?靠改革。怎么改?靠群众。集思广益,气膜游泳馆应运而生,省了钱,还不耽误事。周围百姓管它叫“大白”,瞅着就那么暖。

        全运惠民带来全面提升。“15分钟健身圈”全力推进。首批5万张体育惠民卡8月份发放。依托社区优质体育设施,全运村的业主自组协会,赛后才能入住,邻里运动会先热热闹闹开了场。武清,京津冀协同发展试验田,六届高水平的马拉松赛,带火了体育产业,带美了城区面貌,带来了高质量人才。

        一路向北,是蓟州区下营镇,天津最偏的深山区。市里建了30条登山步道,村村堡堡紧紧相跟,一到周末,登山游异常火爆。“前两天,下营入选了全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咱这乡村游,越搞越带劲!”分管农家乐的镇人大主席汪东悦好开心。

        是产业,是发展战略,更是日日可享的生活方式。熟悉的体育,在天津人眼里有了新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