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农村生活垃圾如何实现资源化无害化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2018年04月16日07版【信息时间:2018-04-16 10:48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农村生活垃圾如何实现资源化无害化

        ——安徽来安县市场化分步推进农村垃圾分类见成效

        作者:吴东彪(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我国乡村区域广大而人口居住分散,公共服务和垃圾处理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农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却在不断恶化。乡村人居环境问题突出表现之一就是“垃圾围村”。

        良好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安徽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持续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编制实施了安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

        来安县自2012年开始,着手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破解“垃圾围村”困境,经过6年探索实践,摸索出一条以市场化改革为切入点,“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城乡环境整治路子,建立了群众较为满意的村庄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处理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

        来安县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践,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经验:

        建立制度,做好顶层设计。出台《来安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确保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操作。引入PPP模式,全县乡村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市场化竞争氛围。

        明确责任,完善考核机制。按照“全县统筹、分级管理,乡镇主体、村为单位”的工作思路,建立县、乡(镇)、村三级监督考核机制。城管局对各乡镇治理工作进行周、月、季、年的督查评比,采取“问题比照”销号制;各乡镇负责对村两委和保洁公司进行考核,同时建立市场化退出机制。保洁公司内部实施服务绩效考核机制。

        政策支持,加大财政保障。县、乡(镇)两级财政保障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的必要资金投入,建立了县、乡(镇)两级经费承担保障机制,并列入财政预算。市场化年运行管理费用由县、乡(镇)按照比例承担,县级财政按照乡镇实际,给予20%~80%资金奖补。

        分类减量,资源化利用。按照“分类减量、资源回收、有机堆肥、无害处理”模式,在全县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利用一体化工作体系,以点带面、试点先行,逐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常态化、长效化。

        发动群众,营造参与氛围。采取“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市场运作、村民自治”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地位,以群众性参与促成效巩固。通过广泛宣传动员,调动村民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18年04月16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