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的位置: 首页 > 社会民生 >

        365bet指定开户网址_beat365上不去_bt365手机官方网址

        健康保健
        情绪得不到释放,会伤身
        【信息来源:《齐鲁晚报》【信息时间:2018-05-03 11:00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不良情绪得不到释放,就会以躯体症状取得平衡”,4月27日下午,在心理健康大讲堂上,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米国琳为大家详细讲解了生活中常见却不容易被发现的心身疾病,她表示,对待心身疾病应采取心身同治原则,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和物理治疗。

        反复就医,却查不出病因

        患者到医院就诊,医生称“没病”,在我们身边经常遇到这样的场景。很多人因为身体不适而反复就医,给予常规治疗效果往往不太理想,于是他们不断地挂号,不断地排队,不停地询问,不停地检查。当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他们也许是患上了心身疾病。

        25岁的王林(化名)三个月前开始反复出现发作性心慌、气短,伴有濒死感,感觉自己心脏出现了问题,反复就诊,曾一周到医院急诊三次,做了各项检查,但结果均正常。王林仍是担心害怕,为此还回避了很多社交和工作上的事务,严重影响了生活。

        “其实他是惊恐发作,属于焦虑障碍”,米国琳说,后来这个小伙子来到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经过正确诊断后,医生给予抗焦虑药物治疗合并心理治疗,1个月后,王林的症状就基本缓解了。

        “心身疾病不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它的致死率也非常高”,米国琳表示,现在心身疾病已经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危害。

        国内的住院和门诊调查显示,约1/3为心身疾病。在内分泌科占比最高,达75%;其次是心血管科,占60%。而且该病发病率逐年增高,比如冠心病,是解放初期的3倍,预计10年内患病率还会增加17%,60%的成年人死于慢性心身疾病。

        “它区别于精神病和一般躯体疾病”,米国琳说,心身疾病范围很广,包括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器质性躯体疾病,以及表现为不能解释的躯体症状的精神心理障碍,如抑郁障碍、焦虑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等。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康复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心身疾病在各个科室都能见到

        “比如爱情受到挫折时,往往伴有胃的过度活动,一些胃肠比较脆弱的人这时就容易患上消化性溃疡”,为何会伤身?米国琳介绍,被压抑的情绪或未解决的潜意识的矛盾冲突与特定的躯体疾病之间有一定的因果联系,当个体不用主动的自我意识调节,而是通过无意识转换为躯体疾病来求得“平衡”,就会引起疾病。

        心理紧张刺激也可以明显影响各系统器官的功能:情绪愉快或者焦虑愤怒都可以引起胃黏膜血管充盈、胃液分泌增加;而悲痛抑郁恐惧时,胃黏膜变得苍白,胃液分泌减少。

        一般认为两种紧张刺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可以致病的,一种是突然性的强烈刺激,比如突然发生的天灾人祸、骤然的惊吓等;另一种是持久性的刺激,长期不良情绪或刺激接踵而来,自我调节功能无法应付。

        心身疾病是一种跨学科的疾病,在内科、外科、妇儿科、精神科等各个科室都能见得到。由于它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使得临床不太容易被发现。因此,在临床诊断时,除了常规的躯体检查外,更多的是关注心理方面,注意与心身疾病相关联的症状。

        米国琳表示,对于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是心身同治,除了进行药物治疗,还会采用物理治疗和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以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当然,更重要的是在疾病刚刚发生或是将要发生的时候,进行预防或及早治疗。预防,就是除了充足睡眠、合理饮食和规律运动外,我们还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长期处于压力或负性情绪时,要及时调整。

        (文章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