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中国政府网|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繁体版| 网站地图

        365bet指定开户网址_beat365上不去_bt365手机官方网址

        没精神、没劲儿、没食欲…你可能得了“五月病”
        【信息来源:人民网【信息时间:2019-05-10 10:45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五月的天儿不冷不热,却总是提不起精神来,全身没劲,没有食欲,不想去上学、不想去工作、什么都不想干……这些懒洋洋的症状可能是“五月病”给闹的! 

        真的有五月病吗? 

        “这种懒洋洋的表现其实并不是病,是人体对季节变换产生的正常反应,”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医师赵志付解释道,五月病其实并不是单指五月,而是泛指初夏时节因压力和疲劳而出现的症状。 

        一方面,五月正好是我国进入初夏的时候,这时候气温升高了,体内新陈代谢速度加快,会导致脑供血不足,出现乏力、疲劳、烦躁不安的症状。另一方面,从中医角度讲“夏季对应心”,夏季阳气太盛,人体的小环境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引起心火旺盛导致心烦气躁。 

        要判断自己有没有得五月病,可以参照以下10个小问题: 

        1.早上早早就醒了,却不愿从床上起来。 

        2.对刮胡子、化妆等整理仪容的事都嫌麻烦。 

        3.早饭不爱吃,没有食欲,食不知味 

        4.懒得翻看经常看的报纸。 

        5.在去车站的半途中折回来,不愿坐电车。 

        6.易怒,急躁。 

        7.“早上好”“谢谢”等常在嘴边的话也不说了。 

        8.不想和任何人说话。 

        9.不开心,对所有的一切不关心。 

        10.工作效率低,易出错。 

        注:如果这些问题中有一个症状强烈出现,或是半数以上符合,就有可能是五月病的症状。 

        要缓解这些症状,中医专家给出了一些小方法: 

        1.点揉阑门穴 

        阑门穴可以说是直通脏腑的大门,如果消化不好、胃口不好,这个部位往往会特别硬,意味着这个地方需要打通。仰卧在床的时候,可以用右手中指点揉这个穴位,以感觉通畅为宜。

        2.喝些薄荷水 

        薄荷不仅有疏散风热、疏肝行气的功效,还是平心静气的“心灵补药”,有助于抚平愤怒、沮丧等负面情绪。做事提不起精神,还可以口含西洋参来提神。各种瓜类和豆类也有健脾祛湿热的效果。 

        3.睡好子午觉 

        入夏后人们的睡眠时间会变短,可以适当增加休息时间,尤其要睡好“子午觉”。23时至次日1时为子时,11时至13时为午时,睡好子午觉,有利于人体阴阳平衡,各种不适也会消失。如果因为夜晚燥热睡不好,可以喝点百合莲子粥,或用鸭子肉、丝瓜或冬瓜、山药来煲汤,助眠效果也很好。 

        另外,攒了太多压力,往往也是五月病的一个原因。比如有高考考生的家庭,一家人都跟着紧张、吃不下、睡不着,不如在晚饭后和孩子散散步,说说话,做些和工作学习无关的事儿,来转换心情。 

        如果有五月病的症状,就要好好调理下,如果没有缓解的话,最好求助心理科或中医科医生。

        文章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