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的位置: 首页 > 社会民生 > 名言警句
        共产党人的那股劲儿“迎接十九大 做合格党员”征文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17-06-05 10:12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孟夏草长,处州的山野已经绿得酣畅,大开大合的葱绿里,车子的离心力甩得人心里发虚,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参加课题调研,尽管做足了“搜索”功课,但心里还是没底,“两学一做”深入开展,共产党员的教育管理现状如何?什么样的党员才是合格党员?这次实地调研,我试图去穷根究底,找寻答案。

        真实自有力量

        金水坑村的会议室里,老党员们很是客气。

        “您觉得现在党员的学习情况怎么样?”

        “蛮好的。”

        “平常组织学习都学些什么?”

        “跟大家一起学。”

        “您平时喜欢做些什么?”

        “就这样过。”

        一问一答,擦着边错开,座谈会僵住了。半墙的天光透过窗子淌进来,远处是一池清透的碧水,环湖的骑行绿道马上要动工建设。

        “绿道建起来,又多了一个可以走走逛逛的地方吧!”同事有感而发。

        “那肯定的,村子里这些老党员也好,老人也好,其实生活都比较单调,要多关心关爱,也要有些活动载体。”村支书叶端伟的一句话凿穿冰面,破了题。

        “我有个建议,60岁以上的老党员、老年人,能不能免费收看中央电视台?”村主任谢伟峰给我们算了笔账,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国家每月有五六十元的补贴,数字电视年费是三百元左右,相当于半年的补贴才能看上电视。

        几个老党员坐不住了,话匣子打开了。

        “以前要干点事情出来才能入党,现在有些人是入党了才开始干事。”

        “时代发展得太快了,大家在手机上学习,微信我用不来。”

        “很多新名词我都听不懂了,党章党规能不能用大白话讲给我们听?”

        迟钝的神经像被尖锐的针刺中,扎得人一个激灵。我知道老党员需要关心关爱,知道学习教育会存在漏学掉队的问题,但知道和感觉到、想到和说出来,实实在在是两码事。身处在真实中而不自知,真实的问题就是戳醒人的锥子。

        “一句顶一万句”是说出来的话,说到了人的心坎里。合格党员最起码的要能抓起现实的被套,把真实的一面翻过来,让问题坦荡晾出来。

        只要带着求真的劲儿,把问题刨出来,再下番功夫琢磨拆解,总有解决的一天,因为真实本身就自带力量。

        认真自带气场

        在云和调研的时候,陪同的干部说,有位退休老党员是县里的一面精神旗帜,一定要去拜访。我们找到他家,老人家早早迎在门口,立得端端正正,不怒自威。

        “年轻人要有勇气、霸气和虎气。”老人家叫朱柏青,1947年8月他带着满腔的革命热情,凭着几分“蛮劲”加入浙南游击队,那一年,他16岁。

        战场上弹炮无眼,嗖嗖横飞,在一次剿匪行动中,子弹贴着头顶擦过,头发都烧焦了,朱柏青说他差点就成了革命烈士。

        “每一个老兵都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故事,老兵的革命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值得代代相传。”朱柏青是云和老兵宣讲团的发起人,只要有单位需要,他义务组织团里的老兵去讲革命故事,这个宣讲团的平均年龄八十五岁。

        老兵宣讲团定过规矩,讲课不收劳务费,“讲党课,怎么能收费呢?给钱的话,我们就不来了!”朱老句句铿锵,听得人心里一震。很多老党员条件并不好,之所以“举着骨头当火把”,用他的话来说,是因为“党的优良传统和光荣历史不能忘,共产党人要把精气神传下去。”

        朱柏青还是退休干部党支部的书记。

        “咱们还开组织生活会吗?”我们几个好奇。

        “开,一定要开的!我们还做批评、自我批评!”

        三支记录的笔都一顿,大家噗呲一笑,乐了。

        “都是资深的老党员了,要批评什么呢?”

        “做老好人的要批评,生活浪费的,说话说得不对的,都要批评。”朱老认真得很。

        社会上有人说环卫工人就是脏兮兮拣拣垃圾的,朱柏青在大街上就跟人理论起来,“说得就不对就应该批评,城市美容师很光荣。”

        回来的路上,同事说,朱老身上有种气场,看着他你就不会有惰怠的想法,自己会不好意思。

        还真是,很多老党员身上都有股近乎“执拗”的认真劲儿,撼不动扭不歪撞不倒,只要他们的精神旗帜立在那,自然就能提着你,引着你往前走,思想的杂草也不敢放肆蔓长。

        合格党员就是要对共产主义事业认真,对社会责任认真,认真的人自带强劲气场。

        真诚自会生长

        调研之前,我在微信上跟朋友聊天,你一句我一段,来回叮咚交锋。谈到困难党员,他发来一句“生活困难哪还顾得上学习?”加了一个流汗的表情,看着不对劲,但我没有反驳的底气。

        经济困难、身体不好的党员怎么去关心关爱,怎么让他们也参与到“两学一做”中来,现实不容回避。

        到达古市街道的时候是下午五点,明晃晃的初夏黄昏,古市老街已经昏暗下来,剃头铺子、打铁店、老面馆隔着马头墙生长,市井烟火蒸得时间悠远绵长,像倒着世纪的“时差”。

        我们找到詹光法家,四五个人张罗一圈高低不齐的长板凳、木头椅,围着老詹一人一席,就在饭桌旁聊。

        “在家都忙些什么?”

        “没什么,现在干不动了。”老詹把裤管往上一捞,左腿膝盖下面凹了一块。

        几年前,他下楼梯不小心摔断了左腿,当时怕花钱,没及时治,一小段腿骨烂了三分之一。去年股骨又一次骨折,两次住院花了十四万,现在还欠着七万多。

        街道的干部介绍说,老詹夫妇原先都在松阳县农机厂工作,老詹还当过厂长和支部书记。1994年厂子破产,俩夫妻下岗回家,现在老两口靠着退休金将将够生活。

        “我是个很硬的人,但落下这么个伤,实在是没办法。”好在去年7月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摸排后,詹光法的组织关系转入了古北社区党支部。老詹说,终于找到了“娘家”,支部书记很热心,帮他申请了党员困难补助。

        由于腿脚不便,老詹很少出门,没什么业余生活。他说,有时上街看到别人衣着光鲜,走路精神,他心里会闷闷的。

        一个“闷闷的”,让我们心里一沉。

        “平时支部的同志会来看你吗?”

        “那有的!我还会去爱心农场种菜,送到居家养老中心免费给老人们吃,大家都说我种的菜最新鲜最好吃!”68岁的詹光法说这话的时候,音调拉长抬高,带着孩子般的自豪。

        老詹说,除了每个月15号的固定学习,打扫卫生、治水剿劣等党员志愿活动,大家都会叫上他。

        “走不快,我就慢一点,拣小一点的纸屑”,能出一份力,又得到肯定,老詹说自己很开心。

        学生时代听人演讲,每到高潮处必有振臂一呼“为社会贡献力量!”喊得人起一身鸡皮疙瘩。但面对老詹,我没有半分别扭的感受,因为他真诚。

        我切切实实地坐在那,板凳底下两只小狗来回蹿走,我能感受到细脚蚊子叮咬胳膊后的瘙痒,能看到他腿上的陈年旧伤,心里对朋友的质问渐渐有了一个清晰的答案:生活困阻和摔打里,共产党人骨子里挺着一股往上的劲儿,那个劲儿就是屋撑子,有它在精神家园就塌不了。

        现实的枝丫上,真诚自会萌芽抽发,带着发自内心的向往,循着光跟大伙一起向上生长。不是只有冲锋陷阵、带头苦干的才是合格党员,他们背后“慢一点”的詹光法们也是。

        有人说“两学一做”是咋咋呼呼的虚功,松阳座谈会上,一位来自林业系统的年轻干部说得好,“大家觉得学习教育虚,是因为没有去做,‘虚’的理念哪怕你往前走一步,就落地了就实了。”

        “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关键是别忘了自己入党的初心,记着初心,就浑身是劲儿。”忘了是谁说的一句话,我认认真真地誊在笔记本上,也烙在心头。

        调研回来,我在朋友圈写到“每个人从有血有肉到有魂有灵,得去跟生命来往,去跟土地交互。无数人困于精神围城,想闯出条路来,至少要给他们一把镰刀刈草辟路,至少要给他们一个火把砥砺前行,愿平台和载体多一些再多一些,当现实落地张牙舞爪的时候,他们才能有厚实无比的底气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