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的人才容易与他人亲近
大多数的人总希望能尽可能地掩饰自己的缺点,并塑造出"精明能干"的形象。然而,形象过于完美的人,在团体中却可能会受到同事的妒忌或议论。
举例来说,目前在美国大联盟相当活跃的日本棒球选手铃木一郎,以及日本前国脚中田英寿,都由于个人色彩过于浓厚而使人难以亲近。
他们在球场上的个人成就确实令人难望其项背,但如果从作为团体的一员来评价,他们则算不上是一流的队员,而且大多数的心理学家都认同这样的看法。
原因在于过于完美的人往往看起来不好亲近,而且容易散发出一种莫名的疏离感。
相反地,有着某些明显缺点的人往往比较容易亲近,也不会给人过度的疏离感,因此总是能受到周围人的欢迎。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男女关系之中。
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约翰·波格博士(John Befg)曾进行过一项长达四个月的调查。结果显示,情侣不刻意互相掩饰,把包括缺点在内的一切坦诚相对,这样反倒不容易分手。
公开缺点如同打预防针
在一开始就先告诉对方自己的缺点,事实上有着近似打预防针一样的正面效果。
例如,在与客户商谈前,可事先告知"上个会议的时间延长了,因此可能会稍微迟到一会儿"。
如此一来,即使迟到几分钟,也不会引起对方不快;如果能确实在预约的时间抵达,还可能因此获得"你真是准时呢"之类的赞美。
也就是说,事先忍受些微的痛楚(主动告知缺点),将可避免之后出现更大的危机,这样的过程就如同预防注射一样。
事前预告缺点的诀窍在于让对方有心理准备后,自己也要确实采取补救措施,如此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我总是迷迷糊糊的,有时可能会给您添麻烦,但我对工作的热情是百分之百的!"
"我做事的速度比较慢,但我会比别人更注重细节。"
在告知缺点的同时也不忘提出自己的优点,可以加深对方对你的正面印象。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人际关系上,一旦遭遇失败,事后想要弥补,往往得花上一番工夫。如能事先告知对方自己的缺点或可能遭遇的状况,便能将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